华为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 孙福友
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在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能源电力专题论坛上,华为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发表了题为《AI+电网,从“效率工具”上升为“生存要件”》的主旨演讲。孙福友指出,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挑战,人工智能技术正从辅助工具演变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
以下为演讲精华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双重挑战与AI的角色转变
2025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已发生十余起大停电事件,影响了超过12亿人次,电网的“极致稳定”成为行业头等大事。与此同时,海量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强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电压、频率和功角的稳定构成了根本性挑战。以中国为例,预计到203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将达到10亿千瓦,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1亿辆,各类调节性负荷占比将超过9%。这些变化使得电网的“极致灵活”成为刚需。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电量占比将快速突破30%的临界点。在“极致稳定”与“极致灵活”这一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需求面前,人工智能、数智化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正是基于此背景,AI的角色已从提升效率的工具,转变为维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生存要件”。
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路径与实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需求,华为提出了系统性的人工智能赋能路径:
在技术支撑层面,华为强调通过“算天、算地、算系统”三大能力为电网保驾护航。“算天”聚焦高精度气象预测与新能源功率预测,提升对风光等间歇性能源出力的掌控能力;“算地”基于区域社会与自然属性,实现系统负荷和电网资源的动态预测;“算系统”则着眼电力系统运行全局,驱动复杂电网仿真求解和电力市场交易预测,优化调度与经济决策。AI在电力系统发挥价值的前提是实时高质量的数据,而场景数字化和高可靠通信网络是基石。
在业务场景落地方面,华为展示了AI贯穿电力全链条的应用蓝图:
在主配网协同管理方面,AI在新能源功率预测、负荷预测、调度求解、潮流计算等核心场景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配网侧,着力解决低压台区透明化管理(如反向重过载、分布式光伏功率断崖式骤降)、就地平衡消纳、用户侧参与调峰以及传统线损治理等难题。
在智能运营运维体系方面,AI可构建“预测性维护+预防式管理”能力。通过AI实现从器件级、设备级到系统级的主动运维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安全管理维度,针对环境风险(高温、水侵、雷击等)、现场操作规范、应急响应机制进行预防式干预,推动安全管控模式从事后溯源向事前免疫转变。
在工程建设智能排程方面,针对传统人工排程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应急响应慢三大痛点,华为推出AI工程排程引擎。该引擎具备内嵌业务规则(如停电安全优先级)、资源整合管理(物料、人力、工具)、主动预警防御(物料延迟、极端天气影响)及动态实时刷新四大核心能力,将排程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分钟级,并有效规避资源冲突。
在电力交易实时化支撑方面,在新能源高渗透率推动电力市场加速向日内、实时交易演进的背景下,华为提出支撑实时交易的“四大支柱”:高精度计量(分钟级采集是发展方向)、高可靠通信(毫秒级超低时延网络)、高性能计算(15分钟内完成万亿级安全约束计算)、毫秒级自动控制(调频与需求响应)。这四大支柱共同驱动源网荷储的高效动态匹配。
网眼查-靠谱的实盘配资平台-深圳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