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铃,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魔力,仿佛能把人拉回那些湿热又充满回忆的午后。
在南方的一座小城,夏天来得比别处都早,清晨的蝉鸣吵得人睁不开眼,空气里却飘着栀子花的清香,让人心头一甜。
城郊有条老街,街尾藏着一家小店,门口挂着一串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得像是夏天的专属乐章,成了街坊邻居心里的定格画面。
那家店叫“风铃小铺”,是个卖手工艺品的地方,店主是个名叫林晓的女孩,刚满二十二,笑起来像阳光洒在湖面上,温暖又明亮。
林晓是土生土长的小城人,从小在这条老街上跑来跑去。
她家条件一般,爸妈常年在外务工,她跟着外婆一起生活。
外婆是个手艺人,心灵手巧,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裁缝,闲下来就喜欢摆弄些小物件,风铃就是她最爱的玩意儿。
林晓从小看着外婆用彩色玻璃、贝壳还有竹片串成一串串风铃,每串都有不一样的声调,有的像小溪潺潺,有的像风过林梢,仿佛在低语不同的故事。
傍晚时分,林晓最喜欢坐在店门口,听着风铃响,脑子里幻想着它们被风带到天涯海角的模样。
林晓有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叫周然,住在街对面,比她大两岁。
周然个子高高的,瘦瘦的,总是穿一件白T恤,笑起来有点吊儿郎当,却意外地讨人喜欢。
他是街坊里的“万能小哥”,修单车、帮大爷大妈搬东西,啥活儿都干。
林晓和周然是铁打的发小,小时候一起爬树掏鸟窝,偷吃外婆做的红豆饼,形影不离。
林晓老开玩笑,说周然是她甩不掉的“影子”,走到哪儿跟到哪儿。
到了高三那年,周然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临走前特意送了林晓一串风铃。
那串风铃用蓝色玻璃片串成,像是大海的颜色,晃在阳光下格外好看。
他拍着胸脯说:“晓晓,等我回来,咱们一起把风铃卖到全世界,开个大店!”林晓嘴上笑他:“吹牛不打草稿!”可心里却美滋滋的,小心翼翼把那串风铃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像个宝贝似的。
周然走了之后,林晓的生活安静得像一潭死水。
她没考上大学,留在小城帮外婆照看风铃小铺。
外婆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眼神也花了,林晓就接过大部分活计,一边做风铃一边卖。
她以为日子会一直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下去,直到那个夏天,周然回来了。
周然的变化挺大,头发剪得短短的,穿上了衬衫,看起来像个城里人。
他带回来一个消息,说自己在大学学了设计,想拉着林晓去省城开店,把风铃小铺做大做强。
林晓听完愣了神,她从没想过离开小城,离开这条熟悉的老街,更舍不得丢下外婆。
她笑着摆手:“我可没你那野心,这儿挺好的,干嘛折腾。”
可周然不死心,之后几天总往小铺跑,帮她设计新款风铃,还教她用手机拍照片发到网上做宣传。
他甚至偷偷把林晓的风铃照片传到网上,没想到还真接了几单生意。
林晓嘴上嫌他烦,心里却开始有点动摇,隐隐觉得周然的梦想好像也不是天方夜谭。
那年夏天,小城办了一场手工艺集市,周然死活拉着林晓去报名。
她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带了一箱风铃去了。
没想到,集市上她的摊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夸风铃精致,有人问能不能订做,林晓忙得满头大汗,脸上却笑得像朵花。
周然站在旁边看着她,眼里满是藏不住的自豪。
集市散场那天,周然拉着林晓去河边走走。
晚霞映在河面上,风铃在摊位上叮当作响,像一首安静的小曲。
周然忽然开口:“晓晓,你有没有想过,风铃不该只挂在这条街,它能飞得更远,就像咱们一样。”林晓低头踢着石子,声音闷闷的:“我怕,周然。我怕去了外面啥都不会,怕外婆一个人在家,更怕……怕自己变了。”
周然没说话,蹲下来从包里掏出一串新做的风铃,透明的玻璃和木片串在一起,中间夹着一张小纸条。
他递给林晓:“打开瞧瞧。”林晓展开一看,上面是周然歪七扭八的字:“不管你去哪儿,我都在。”她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抬头看周然,他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晓晓,试试吧,有我呢,怕啥?”
那天晚上,林晓坐在小铺门口,盯着那串风铃看了好久。
外婆走过来,拍拍她的肩膀:“晓晓,外婆老了,可你还年轻。去吧,风铃得飞,人也得长大。”林晓的心被这句话狠狠触动,她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和周然一起去省城闯一闯。
两人用集市赚的钱在省城租了个小店面,周然负责设计和跑业务,林晓专心做风铃。
搬去省城的第一天,她把那串夹着纸条的风铃挂在店门口,风一吹,铃声清脆得像是会唱歌。
可现实远没想象中顺利,省城的租金贵得吓人,生意时好时坏。
林晓经常熬到半夜,手上磨出一层层茧子。
周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了拉客户,他跑遍了城里的工艺品店,嗓子都喊哑了。
两人偶尔吵架,林晓嫌他太冒险,周然嫌她太保守,但每次吵完,总会坐下来喝瓶冰汽水,笑着和好。
一年过去,风铃小铺慢慢在省城站稳了脚跟。
林晓的风铃被一家本地杂志报道,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买。
周然还帮她弄了个小网站,订单从全国各地飞过来。
林晓头一次觉得,自己的风铃真的飞出去了,那种成就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可就在这时,外婆生病住院了。
林晓赶回小城,守在病床前,外婆握着她的手,笑得慈祥:“晓晓,外婆听见了,你的铃铛响到好远好远。”林晓泪如雨下,想起小时候外婆手把手教她串风铃的样子,心里像被掏空了一块。
外婆走后,她在老街上住了几天,走过每条熟悉的巷子,坐在河边听水声,最后回到小铺门口。
那串蓝色风铃还在,玻璃片在阳光下闪着光。
她突然明白了,周然说得对,风铃只有飞出去,才能听见更广袤的世界。
回到省城,林晓重新装修了店面,门口挂上更多风铃。
她开始尝试用新材料,设计新款式,风铃小铺焕然一新。
周然还是老样子,嘴上不正经,可关键时候总在她身边。
他们不再只是小时候的玩伴,而是并肩追梦的伙伴,彼此的信任和支持成了最大的动力。
又一个夏天,风铃小铺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店里挤满了人,风铃声此起彼伏,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林晓站在台上,讲起风铃小铺的来路,讲起老街,讲起外婆和周然。
台下的周然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的光。
发布会结束,两人站在店门口,望着夜色中的城市,风铃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他们的青春故事。
林晓突然开口:“周然,谢谢你拉我出来,不然我还在老街数星星呢。”
周然笑着拍拍她的头:“谢啥,咱俩是搭档,风铃飞多远,咱就走多远。”那串夹着纸条的风铃,依然挂在店门口,风一吹,铃声清亮得像在低语:青春不散,梦想不灭。
说到这儿,我心里也挺感慨,梦想这东西,有时候真需要一个人推你一把,才能迈出第一步。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网眼查-靠谱的实盘配资平台-深圳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